北京疫情之二
Comment15 日,周一一早,上周五拜访的公司发来核查信息,时间节点是 5 月 30 日,此后所有到过绍兴的人员,都要在镇里报备。
出门在楼道里闻到了消毒水的味道,一种熟悉的紧张感瞬间复现,这就是情景记忆的唤醒吧,像是忽然被大环境揪了下后颈毛,警觉起来。
医院路口又不堵车了。
一进写字楼就被盘问是否去过新发地,时间节点是 5 月 30 日后,旁边有人录像取证,要求重新出示北京健康宝,很久没用,需要重新验证和录入信息,把杭州和绍兴的行程填进去,才给出了可以通行的提示。
北京新增 27 例确诊。
朋友圈里有人去做核酸检测,因同事的亲戚有人去过新发地,图片里排着长队,没什么秩序。挂号费 50 元,核酸检测费 180 元(检测盒成本仅 20-30 元)。“捅鼻子捅到流鼻涕+眼泪,还得缓缓。”
中午在护国寺小吃吃份饭,只剩下鸡腿和溜白菜,吃完去理发,理发店对面的六家沿街饭馆,两家没变(驴肉火烧和山西面馆),两家关门,两家换了门脸(包子铺和麻辣烫)。
可谓两日之内,北京便复归了水深火热的状态。通报的确诊患者中,有 3 名重型与危重型患者。我总是怀疑公布的信息有严重延迟,丝毫不敢妄动。
此时新闻客户端和浏览器中的头条是:总书记的一周。哦,今天是他的生日。
读书群的一位小伙伴,她男朋友的同事 6 月初去新发地买过海鲜,因团队流动办公,一周多的时间里他几乎接触了丰台区的所有同事,于是全体都要去做核酸检测。她现在也只好先在家办公,静观男朋友的检测情况。我们开玩笑说,要是上周成功约了饭,现在岂不就可以带薪宅家了?遗憾得捶腿。说笑归说笑,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因为什么原因,被强行拉入做核酸检测的大军中。
一张未做核实的内蒙政府文件上,已将北京丰台区列为高风险,其他各区全部列为中风险。很多演出场地发出演出取消的紧急通知。一位友人第一次筹备演出,两天前海报和宣传都已发出,现在也只得临时取消。群里有人感叹:今年我他妈还有机会看一场演出吗?
16 日,一早打车上班,车经过首都师范大学北二院,上写红色标语:“同学你好,欢迎返校”,看在眼里心情有点儿微妙。
早上醒来就看到了定居新西兰发小发来的问候,回想目前收到的问候,都仅来自上周拜访过的客户。或许这次爆发,并没有引起与北京豪无瓜葛的人们的注意,一如南方的洪灾。
刷微博,“@西城发布”的信息通报很多很快,凌晨两点还有一条通知发出,而且已将西城区所有社区的联络方式汇总公开,如有需要可以直接与直管负责人联系。相比之下,北京其他区都差得非常远,没什么通告,也没什么信息公开或疫情通告(至少微博上没有)。果真西城区全北京最富有,医疗和教育水平遥遥领先,行政管理能力也不逊色。这才差不多明白了自己是如何被管理着的,街道、社区、网格、写字楼、单位、个人,一层套着一层,精确定位个体,也即精确划归了责任。
在内蒙出差的朋友表示很郁闷(原话“像吃了狗屎一样郁闷”),原计划出差来北京,临时改去了内蒙,本来还挺庆幸的,然而出差接触的全都是北京同事……现在该是回杭州还是继续停留内蒙,可谓极度纠结,万一疫情失控追溯到任一北京同事,回杭州都会变得困难。出差借用集团会议室临时办公,上午集团通知他们立即离开。
媳妇公司楼内有个体检中心,今天推出了核酸检测服务,楼下排起长队检测,搞得本来正常上班的也人心惶惶。搞笑的是,媳妇公司的 HR 居然开始动员员工去做检测,报名满 30 人就可以上门检测,自费每人 220 元。倒买倒卖,可真称得上是北京人的生存本能,跪服。
核酸检测的价格看不明白。可以查到的招标文件里,检测盒批量采购的中标价格在 20-30 元。实际收费情况,有 180 元的(医院门诊,另加收 50 元挂号费),有 150 元的(协和医院),有 260 元的(某医学实验室),在广场和公园集中检测的,也要加收 50 元挂号费,似乎是因为负责采样的医护都是医院调拨的?
微博上曝光医护人员要在 30 多度的高温中,身穿隔离服全副武装做咽/鼻拭子采样,而东南亚和韩国,早已有专用的采样简易屋,相较之下不免唏嘘。
问候了在北京一家医院工作的发小,她说今天刚完成全院的核酸筛查。互报平安。
下午,上海出台政策:所有来自或途径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,一律 14 天隔离。之前签了北京公司实习合同的外地毕业生,不少已表示无法到岗。
下午五点去超市买面包,久违地在门口测了体温。超市里很多人,您北京果然都是闲职,喝喝茶看看报,四点半下班回家。放学的学生在门口刷着手机等家长,除了口罩,看不出有受到任何影响。
本地人心态的松或紧,大大影响着上千万外来人口的生活质量。一个城市中的两群人,各自操心着各自的生活,两种生活现在此消彼长,似乎再也不会恢复到疫情前的和谐模样。
放松警惕,立刻就被病毒教育,但这种高度警惕,应该一直且长期保持下去吗?都知道维持和平的假象最为耗神,这高度警惕的代价又是什么呢?不过目前看,至少北京仍秉持着严防死守的态度,绝不容许“万一”和“闪失”。
到家,小区门口的值班人员,由 2 人增至 5 人。
白天关于胡大五店(簋街小龙虾店)的传闻被证实,一确诊病例 9 日曾在胡大五店就餐,邻桌的到店顾客 13 日都已完成追查确认,并居家隔离。
16 日晚,原计划 20 点开始的新闻发布会,推迟了两个小时。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(中间停播了几分钟,提示直播结束),上半场讲新增 31 例确诊的流调通报, 下半场返场通知将应急响应级别从三级调为二级。未通告调整应急相应级别前,就已传出了多处高速封闭和机场航班暂缓开通的消息。微博上有将调为一级的话题,发布会后很快被删除。
路过北京后离京的人,今晚有人被酒店拒绝接待。我不知道该如何评论,信息不对称吗?信任缺失吗?
发布会过后,各种政策与措施连续出台。严格出京限制,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不可出京,必要出京需提供核酸检测证明。各年级恢复线上教学,各高校停止返校,想起傍晚超市门口那几个无忧无虑的学生,不过高三学生应该会更崩溃吧。
再听到、看到疫情预警的文章和语句时,我的感受已完全不同。甚至隐约觉得,目前国内的所有人,都还未对这次疫情做好准备充足。一切都在渐次变成未知。这将是一次与未知的正面对抗,也可以说成是百年一遇的突发变革。将它形象化为“海啸”似乎也不为过,需要备好“氧气瓶”和“冲浪板”。
就在昨天(15 日),我还在对周六得以顺利返回而庆幸,现在却觉得只能祈求这病毒的链条不要连到我的身上。信息快速流动着,谣言四起,但每条消息的源头都不遥远。即便确诊尚未侵入我的周遭,我们也都已陷入了疫情的语境,与隐隐的恐慌情绪整日相伴。
晚上 23 点 40 分,再想起早上路经首师大北二院时看到的「同学你好,欢迎返校」标语,已然彻底变了感觉。
睡前刷到“北京市地下阴冷场所全部关闭”的消息,朋友圈有人说家门口的菜场连夜从地下搬回地上,苦了店员。微信群里武汉的朋友在给意见,核酸检测最好不要去门诊,找能预约的体检中心会安全些,没有被要求强制检测就不要去查。
CHANGELOG
- 20200617 Arlmy 创建
- 20200620 Arlmy 修改、发布
本文标题:北京疫情之二
文章作者:arlmy
发布时间:2020-06-20
最后更新:2020-06-20
原始链接:http://z.arlmy.me/posts/ZArlmyMe/COVID-19/COVID-19_20200619/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3.0 CN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