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蜀记 38
20250701
七月啦!
今早有一些朝霞,的颜色,哈哈哈,有点聊胜于无的感觉,但已经觉得很美好了,早上的光线总是小于45度角直射过来,没有云挡着的话,每天早上都可以晒背(说是这么说,但来的这一个月也就有那么三四天是这样而已)。
好像最近好多天都一直在吃五月脆,上周还有水蜜桃、黄油桃,但好像都不是很甜,就没怎么再买。芋总说她在四川支教的时候,就吃到四川的李子,绿色的,天天摘着吃,看来产量很大,但好像市场能消化的量,根本比不上上上个月的枇杷。更说明四川人民嗜甜,而不嗜酸?
算一下日出时间的话,应该是要比华东晚一小时左右的,再加上盆地和云的遮挡,要整体上再晚上半小时,这样算下来,川渝人民的早上时间就被压缩了,7点起床,9点半上班,其实中间没有多少时间,这样的话,早餐对付吃一口好像也比较合理了,这段减掉的时间,挪到了晚上,因为天黑得比沿海晚,夜生活也自然就多了一些,哪怕只一个半小时,也大有不同吧,果然晚上吃好的,火锅搞起,也一样合理了!慢一点的生活节奏和心态,也是有多种因素加成了欸。
同理反观北京,起床晚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早上至少2小时的时间,下班晚又把别的时间也都抢走了,哪还有精力搞夜生活……去年一年起床比较早,早上甚至可以空出足足3个小时的时间干各种事情,跑步回来都还有两小时可以折腾,书都读掉了好多本。
这样算,成都生活,晚上时间是可以再好好安排下的,夏天可能会有些热,但夏天的日照时间长,早睡早起,把早上两个小时的时间好好利用下,应为良策。
当然,这都是还没有摆脱北京时间时的计划,上上策应该是完全甩掉北京时间哈哈哈。
地铁里,看《贫穷的质感》,旁边小男娃一直在哭闹,嫌一号线地铁的噪音太大了,特别想下车,妈妈一直在跟他说,到了才能玩哦,提前下很热哦,提前下要走好远好远哦,只剩一站时还抱起他哄着,姐姐在一边都气不过了,终于是挨到站了。
下午刚好约到了朋友,坐在赛百味等,在这里听完了老南的十小时播客长跑。最后半小时的内容很精华,也很动容,集大成的一套思考流程,给出一套执行方法。听来有一种在当下的时间点上,智识思考的顶峰之感。是一种人生的喜悦。
这段需要抽时间再仔细听一遍。
见到兔砸了,上次见差不多是七年前,印象里她总是一身黑色,这次染了黄发,黑底又很多字母的tee,直观感觉是身上的颜色多了不少哈哈,显然有了更多自我的属性。
她在写同人和学贝斯,感叹从写出一篇让自己满意的文章中,获得了很大成长,重建了自己面对很多事情的自信,感叹要是早点开始写同人就好了hh。是啊,只有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吧?自己不骗自己。
聊了好多话题,被安利了几本有趣的书,还有她对恐怖片的热爱。我也觉得现在会愿意看的电影大类,就只有纪录片和一部分恐怖/B级片了,外加女性导演的作品优先看。
我又表达了一遍菜市场的菜、肉都很新鲜的言论,她一直发出感叹,你确实很懂生活欸。
聊到怎么养老,我说还蛮想跟朋友们住在一个单元里,互相照应,也至少能保证自己活得开心快乐。当然,若能建设一种附近性当然更好,有更多的人可以时常在一起交流。
她说到明显感觉到消化能力的下降,会引起一些老去的焦虑,不过也是最近两年才有的。遂讨论了下中年养生,我是觉得直到住到了老街区,才明白老街区的意义,除了市场之外,路边店的存在也都是合理的,提供的服务全都是日常会有需求的,按摩、拔罐、五金、干杂、蛋糕、书店、烟酒、情趣用品、裁缝铺、皮匠等等,甚至丧葬。要问什么是生活的答案之书,那就是这条街,每一家都是答案。
她小时候也吃那种绿色的李子,说奶奶家里就有种,经常吃,在贵州叫冰脆李,就是早上芋总说的那种,我还没吃试过欸,回家路上就买了些,标着的名字是蜂糖李,脆甜,酸味很少。Lili说她妈妈应该就是一直想吃这一种,一直没买到好吃的。
路过半盏书店,今天周二电修,改天要过来坐一会儿。在门口往里观察了半天,十分感兴趣两位老板,想进去聊天。
Lili说呆爷今天极为兴奋和甲亢,精神焕发,食欲大振,吃了四五顿还叫着要饭,好像每周会有一天是这样2333,不知道为啥。
CHANGLOG
- 20250702 Arlmy 创建、发布
本文标题:入蜀记 38
文章作者:arlmy
发布时间:2025-07-03
最后更新:2025-07-03
原始链接:http://z.arlmy.me/posts/BBBPandINSW/INSW/INSW_38/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分享